首页

北京苏曼女神联系方式

时间:2025-05-30 03:26:03 作者:AI赋能让香港养老生活充满“智慧” 浏览量:18038

新华社香港5月28日电 题:AI赋能让香港养老生活充满“智慧”

郭辛

28日闭幕的第16届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上,76岁的香港居民陈伯格外“吸睛”。他佩戴着脑机AI头环坐在一辆智能轮椅上,仅通过转动眼球、眨眼等轻微动作,就实现了轮椅的前进、后退、转向等操作。

本届展会上,类似的“AI+养老”智能产品层出不穷,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00家展商,带着包括AI康复系统、便携式AI诊断系统等多项前沿科技成果前来参展。AI赋能让香港“智慧养老”走向现实,为香港医疗科技产业注入新活力。

科技重新定义“老有所依”

每年的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都会成为世界医疗创科人士的舞台,展示最新且具有创意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根据联合国资料,当65岁或以上的高龄人口在社会中所占比例达到20%或更高,即进入“超高龄社会”。特区政府的数据显示,2024年香港这一人口比例已升至23.9%。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如何通过乐龄科技支援及优化长者的晚年生活,是今年不少参展商重点关注的议题。

展厅中,一位参展商穿戴着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腿部被“钢铁骨骼”缠绕包裹,时而静坐,时而站立行走,全程看似不用耗费任何力气。

来自杭州的智能康复师李珈毅介绍,该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基于神经可塑性原理设计的可穿戴仿生设备,融合了AI算法步态模型,通过外部运动带动下肢进行步行康复训练,刺激神经系统重塑。

“就算是完全不能动的老人或因神经受损导致的运动障碍人群穿戴上这个机器人,都能重新‘走路’。”李珈毅说。

展会上,既有同家人外形和声音相像,能不间断陪聊的生成式AI情感陪伴机器人;也有借助内置传感器实时监测压力分布,就能经AI预判早期褥疮症状的床垫;还有通过玩几个简单AI小游戏就能做认知障碍症评估的“游戏机”……当AI遇上乐龄科技,“老有所依”正被重新定义。

以科技之“智”助力医疗之“治”

在复康及长者护理用品专区,参展商连雅娴将一个VR眼动仪戴在眼睛上。“这个只有墨镜盒大小的仪器具备眼动追踪技术,能在5分钟内对长者进行认知障碍症评估,并制订个人化康复训练计划。”

她说,面对全球医疗负担持续攀升,利用AI能更准确、快速地进行医学诊断,对早期识别患者并介入治疗有很大帮助。“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就能延缓认知障碍的发展。”

本届展会上,香港科技园展团带领30家园区企业,展示香港尖端医疗科技,包括居家医疗等智慧方案。

其中,由香港科技大学3名毕业生研发的应用程序,使用者只需看着镜头30秒,程序会通过镜头侦测身体表征的指标,由AI推算出包括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在内的15项身体指标,并进行预警。

“只需一台智能手机,长者就能每天在家进行基础检查。”产品研发者黄君朗说。

此外,香港初创公司研发的AI便携检测设备,利用便携式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可对人体器官进行无创健康检测。

该产品运营总监黄仲申介绍,使用者只需将一条检测带佩戴在对应器官位置,仅需几分钟,就能通过人体的生物信号生成相应检测结果和医学报告,协助诊断筛查肝、肺、肾等疾病。

科技让老年生活更有尊严

香港作为人均寿命最长的城市之一,长者人口不断增加。特区政府预计到2043年,65岁或以上的长者占香港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三分之一。

在展会的智能护理床体验区,当体验者躺下,床垫内的数个微传感器开始工作,大屏幕实时显示呼吸、心率等数据,并及时发出语音提示。

“这款床解决了卧床不起老人‘翻身难’的问题。”英国工程师史蒂芬介绍,床垫左右起伏,就完成了一次翻身。此外,它还能预设老人翻身的时间、频率、角度,减轻照护人员的负担。

这场为期3天的香港国际医疗及保健展虽已落幕,但科技与人文的融合仍在不断深入。当智能轮椅开发者推着产品离开时,记者注意到,这架轮椅还特意保留了手动推行模式。“我们给科技装了‘缓冲键’。”工程师徐子峰说,“真正的‘适老化’,是让老人自己选择要不要被改变。”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新绛:苦瓜蒌成为富民“甜”产业

董治宝带领陕西师范大学研究团队以达格图盐湖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影像与实地观测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湖泊颜色季节性变化情况。研究团队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季节湖中结晶盐矿物组成以及湖水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检测,从湖水与沉积物两方面对湖泊颜色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达格图盐湖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补充,为申遗成功作出了一定贡献。

“双十一”探访浙江义乌保税物流中心

记者:考古学家普遍相信,以盘龙城为中心,来自中原的青铜文明在长江流域四散开去。盘龙城与三星堆青铜文化各自有何特征?有何交融相似之处?

以总理称戈兰高地将是以“不可分割部分” 俄罗斯回应

随行的大熊猫摄影师高氏贵博是“香香”的“铁杆粉丝”。自2017年“香香”与公众见面以来,他几乎每天都坚持到上野动物园拍摄大熊猫,并在自己的博客上实时更新。对他而言,大熊猫如同家人,也是他与中国精彩故事的“起点”。高氏贵博表示,尽管“香香”已经回到了中国,但它与日本民众的情谊会继续传承和发扬,自己也期待能再来中国记录它的成长。

26国智库学者广西感受“智”造魅力 盼与中国共享发展机遇

路透社称,黎看守总理米卡提发表声明对停火协议表示欢迎。黎外长哈比卜早些时候表示,随着以军撤离,黎军准备在黎南部部署至少5000名士兵。

中欧金融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

全疆首个智算中心——中国移动(克拉玛依)云计算智算中心在克拉玛依云计算产业园区启用;我国首口万米级特深井在新疆诞生;世界首创的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煤炭地下气化(UCG)试验一次性点火成功;新疆建成世界首台10—60兆电子伏质子加速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